杭州结婚西装哪里买-南京婚礼西装定制杭州店
婚房买在南京、杭州还是湖州?
如果买在杭州或湖州是不是可以先把户口转过去,然后再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
这句话有歧义啊,湖州的不清楚,反正想把户口转到杭州的临平、萧山等地得先有房才能转入,
如果想要户口转到杭州主城区,必须是全款买房或是按揭还清以后才可以转入户口。
你们俩户口都是在哪里的呀,买在户口所在地最好,或是买到准备以后长住的地方。
、、、、、
哦,还有种可以转户口的方式就是结婚后户口可以签到结婚对象那里去,不然都是只能购房入户
张幼仪长得漂不漂亮
上面是她的照片.
以前我在报纸上也看过真正的张幼仪的照片,但是比这两张都要好看.
我记得她自己的事业还是挺成功的.下面是找到的一点她对待感情的态度.
1920年,徐志摩把张幼仪接到英国,在沙士顿住下,两个人的关系就比较紧张了,离婚也就不足为奇了。张幼仪呢,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管你徐志摩要我还是不要我,反正我是徐家的人。离了婚也不再嫁,直到儿子结了婚,直到把徐志摩的父亲送了终,直到五十几岁才跟一个医生结了婚。结了婚,还在为徐志摩的事操心,徐志摩的全集,就是在她的操持下在台湾出版的。她活了八十多岁,在美国的,三个女人中,数她活得最长。她是最后的胜利者。晚年还做了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接受她的侄孙女的采访,写了一本书,把她一生受的屈辱全写出来了。根据这样一本书拍出的电视剧,当然是为张幼仪说话了。林徽因清纯可爱但不懂事,陆小曼干脆就是个交际花,徐志摩虽说英俊潇洒,也难脱认人不准的干系,这一切都不奇怪了。
这本书里有个观点,是很奇特的,就是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后来跟陆小曼结了婚,张幼仪不恨陆小曼,恨的是林徽因,恨的原因不是因为林拆散了他们夫妻,而是因为林徽因既然答应了徐志摩,后来却没有和他结婚,把徐志摩闪了。她处处都是为徐志摩考虑的,就是离了婚,她还是爱着徐志摩,始终把自己当做徐志摩夫人。
张邦梅写《小脚与西服》的时候,他的爷爷张嘉铸还活着,听说孙女采访了姐姐,要写这样一本书,特意叮嘱,笔下对徐志摩要留情,他怕姐姐一时糊涂,过多地给孙女说些不利于徐志摩的话,孙女不知轻重全写进书里,损害了徐志摩的形象。大概就在《小脚与西服》出版前后,张嘉铸就去世了,他的遗嘱里有一条,就是告别仪式上不要放哀乐,朗诵几首徐志摩的诗就行了。
张嘉铸生前还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1926年10月,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结婚时,张嘉铸不顾姐姐的感情接受得了接受不了,欢欢喜喜地盛装参加了徐志摩的婚礼。这在常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徐志摩把你姐姐甩了,你还西装革履地参加那个人的婚礼,给了现在的人怕就做不到。这个事情要从两方面看,一是张家人对徐志摩多么重视,再就是徐志摩这个人的魅力多么大。也就是说,徐志摩这个人的品质是非常好的,决不是书上写的,见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就要下手的那样的男人,而是很有分寸,很有道德,很讲究品位的。
恩,找到了,这是以前我在报纸上看过的一篇
中国第一个女银行家张幼仪
--------------------------------------------------------------------------------
2001年11月4日 10:57
受惠于辛亥革命
旧中国重男轻女,辛亥鼎革后,随着共和国体的建立,乃有男女平等之呼声。张幼仪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从一个不肯缠足的大家闺秀成长为引人瞩目的女银行家的。
张幼仪名嘉玢,原籍宝山,世居真如,后来移居嘉定,应当说是道地的上海人。乃翁润之名祖泽,在嘉定县城悬壶,为当地有名中医,生有八子四女。幼仪为其次女,亦即著名政治家张君劢、银行家张公权之女弟也。
1912年张幼仪12岁,有一天她看到上海《申报》上登载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广告,求学心切的她遂向母亲提出请求,张母见学费低廉,便同意了。张幼仪一心想学到新式知识,成为小学教师。
嫁给才子徐志摩
事与愿违,张幼仪在学校只读了三年书,就被迫离开学校,回到了家中。因为她已红鸾高照,身不由己了。张幼仪的婚事是她四哥张公权做的媒。张公权于清末从日本学成回国后,初在盛宣怀主持下的邮传部任职。辛亥鼎革后,他应浙江都督朱瑞之邀,担任秘书。当他视察各学校时,在杭州第一中学发现有个学生的作文很突出,且书法俊秀,才气横溢。几经探询,得悉此人名叫徐志摩,是硖石一个地主富豪人家的独生子。公权自告奋勇,写了封想要联姻的信给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徐申如立即回信,答应了这门婚事。1915年,年仅15岁的张幼仪,与尚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徐志摩结为夫妇,张幼仪搬到浙江硖石徐家去做少奶奶了。
穿着旗袍远涉重洋
张幼仪生下儿子徐积锴不久,徐志摩远渡重洋,去美国克拉克大学读书,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接着到了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念书。留守在硖石婆家的张幼仪,自然孤独无聊,便向徐父要求,请了位家庭教师在家里读书。徐志摩留学外洋将近三年后,经张的二哥君劢鼓动,徐志摩答应让张幼仪去欧洲,这年张幼仪20岁。
张幼仪在英国的日子里,徐志摩早出晚归,彼此很少交流。张幼仪从各种迹象判断,徐志摩在英国一定有个女朋友,但又无法证实。
孑然一身在德国
他俩住在一个叫沙士顿的小镇上,平日无人往来。有一天,徐志摩忽然对张说,今天有一个女朋友要来吃饭,让她准备一下。对这突如其来的事,张幼仪深感意外。徐志摩请来的那位朋友,正是他当时热恋中的林徽音(后改徽因)。林徐因诗而成密友,可谓志同道合,心心相印,因而徐向张提出了离婚要求。
要知道,那时的中国妇女如被丈夫抛弃,是一件很不名誉的事。但张幼仪考虑再三,尽管怀着两个月的孩子,仍答应了徐志摩的要求,离开伦敦,到了巴黎,因为那时她二哥张君劢正在巴黎。在巴黎住了不久,她又随之到了德国。在德国,张幼仪孑然一身,发愤图强,边工作,边学习,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德国话。
上海滩第一个女银行家
1926年夏天,张幼仪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上海。张到硖石去看了儿子后回到上海,就向徐家提出她要携带儿子去北京居住,并让孩子在北京读书。徐家对张幼仪被迫与徐志摩离婚一事仍未释怀,徐父当然同意她的要求,并将徐家财产的三分之一分给她和孩子,因此张幼仪每月有徐家汇来的生活费,在北京过着较舒适的日子。
不料好景不长,张母在沪逝世。噩耗传来,张幼仪结束了在北京的生活,携儿南下奔丧。此时张公权除主持上海中国银行行务外,并兼任中国银行副总裁,已煊赫一时,成为金融界巨子。张幼仪在上海妇女界很有声望。她一度在东吴大学任教,教德语,不少名女人都愿与她交往。上海南京路红庙旁边,原有一家“上海女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女子银行),是一些妇女所办,行内职员女性居多,但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此时她们看中了张幼仪,因为她既是张公权的妹妹,又是漫游欧洲归来,才学兼优,于是极力动员她放弃东吴大学的教职,聘请她出任该行总裁。张幼仪也想在上海干一番事业,因此就答应下来,但因为乃兄公权是“张总裁”,她提出只要副总裁的名义即可。张幼仪把她的办公桌放在大堂最后角落上,她说这样对全行业务和职员办事能力可一览无遗。她每天上午9时准时上班,从不迟到;下午5时下班后还请了一位老先生,专门为她补习中文。在张幼仪的努力下,又有乃兄做后台,上海商业银行的陈光甫和浙江实业银行的李馥荪也对她大力支持,因而很快反亏为盈,在上海银行界崭露头角,名噪一时。张幼仪是中国女性主持银行的第一人。
与此同时,张幼仪还大做股票交易,盈利极丰。1934年,乃兄君劢参与领导的国家社会党聘请她去管理财务。从此张幼仪既是银行家又是企业家,还与政治发生了关系。就这样,她在上海干了二十多年。上海解放前夕,张幼仪去了香港。后来她与一位姓苏的医生相遇并结合。之后,两人在香港共同生活了28年。1972年苏医生病故,张幼仪乃去美国,与爱子团聚,1988年以88岁高龄病逝于纽约。
苏州杭州南京周庄旅游路线设计?
杭州:西 湖、茶叶博物馆、 灵隐寺、 胡庆馀堂
杭州西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 面积6.3平方公里,水面5.66平方公里, 分为外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五个部分。外湖为西湖的主体部分, 湖中的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足而立, 恰似蓬莱三岛。以西湖为中心的风景区内, 分布着主要风景40多处, 古迹30多处, 西湖十景则是佼佼者。经过历代的装点, 使江湖、山林、洞壑、溪泉、春华秋实、夏荷冬雪等自然之胜与古刹丛林及造园家的雕凿融为一体, 妩媚动人, 正如苏东坡诗“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国茶叶博物馆
坐落在西子湖畔的龙井茶乡。始建于1986年, 占地3100平方米, 由4 组具有浓厚江南风格和茶乡特色的建筑和茶史、茶萃、茶具、茶事、茶俗5个展厅组成, 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国茶叶发展史的全过程。旅游者可尝到采摘茶叶之趣, 享受各式茶艺之乐。
灵隐寺
中国佛教著名古刹之一, 位于杭州灵隐山麓, 面对飞来峰, 前临冷泉。据说, 东晋(公元317—420年), 印度僧人慧理在此建寺, 取名“灵隐”。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现存寺院系十九世纪重建。寺内大雄宝殿高33.6米, 殿内释迦牟尼像系用24块香樟木雕琢镶接而成。殿前两座石塔建于建隆元年(960年), 是北宋遗物。寺周峰峦竞秀, 古木参天, 是一处文物古迹丰富、林泉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
嘉兴:富春江农家乐、 新安江渔民婚礼
绍兴:鉴 湖、 大禹陵、 鲁迅故居、 水上乌蓬船
绍兴鉴湖
在绍兴市南,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此地已集水成湖, 北宋以后逐渐淤积, 豪家在湖中建筑堤堰, 盗湖为田, 湖面大蹙。今湖塘、容山湖、白塔洋皆其遗迹。湖上堤桥、渔舟、远山四围, 水清如镜, 堪称江南水乡的典型。鉴湖水质特佳, 驰名中外的绍兴酒, 即用该水酿造。
鲁迅故居
在绍兴市东昌坊周家新台门内。原有主要建筑仅存两楼两底的木构旧式民房一幢。鲁迅诞生(公元1881年)后到他外出求学前(公元1899年)一直生活于此。1910—1912年, 鲁迅回乡, 任教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师范时, 经常在此接待客人。他的《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沈》和《怀旧》都是在此完成的。室内陈列器具多为原物。故居后面有百草园, 近东的三味书屋是他少年求学之地。
乌蓬船
古城绍兴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大街小巷,溪流纵横。绍兴亦为举世闻名的桥乡,小小绍兴就有4000余座桥。绍兴有一种独特的船称“乌蓬船”,船身轻盈,船蓬乌黑。艄公头戴黑色毡帽,以脚划船。乘坐乌蓬船,乐趣无穷。旅游者可随意选择“柯桥水乡行”、“东湖赏春”、“船访八字桥”、“白桥之旅”等乌蓬船水乡旅游项目。穿桥过巷,沿途赏景。
江苏
南京:中山陵、 明孝陵、 城墙、 秦淮河风光带
中山陵
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1866—1925)先生的陵寝, 建于1926—1929年, 位于南京东郊钟山南麓。陵高约73米, 海拔159米; 陵墓392级石阶的墓道、碑亭、祭堂、墓室等组成。墓室内陈放着先生的大理石卧像, 下面安葬着遗体。陵区面积8万平方米, 建筑布局呈自由钟状。前临开阔平原, 背靠巍峨山峰, 布局严整, 气象雄伟, 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
明孝陵
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 , 是明代第一位皇帝朱元璋陵寝。1383年建成。明孝陵当年规模宏大, 四周的红墙长达20多公里。陵园内享殿耸立 ,楼阁巍峨, 大部分建筑都毁于战火。现存主要有神道两侧的石兽和孝陵殿。
南京明代城垣
南京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现存的明朝早期都城南京应天府城, 不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城,也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古都城垣。明洪武十九年(1368)在元代府城的基础上建筑,根据地理条件和军事防守的需要, 在基本保留和利用旧城的同时又增辟新区,使城池和道路系统呈不规则形状。全部城墙为砖石结构,周长为33.676公里(现存21.35公里),高14-18米,上宽7-12米,下宽10-18米,城门13座,其中聚宝(中华)等四门保持至今,聚宝门规模最大。1982年被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南京市发布通告,严禁损坏城墙,并将周围环境保护列入规划控制区。
扬州:乾隆瘦西湖水上游、 汉墓博物馆、 漆器玉器厂
瘦西湖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郊, 是扬州蜀冈山水流入京杭大运河的自然河道, 因河面瘦长、风景秀丽而得名,为扬州第一风景名胜, 是一座布局精巧、 北雄南秀交融的古典园林, 以娟瘦窈窕称著。东起梅花岭, 穿过五亭桥, 二十四桥, 至蜀冈山下御码头止, 湖长5公里余, 蜿蜒曲折的水面把一个个名园胜景串连起来, 形成“两岸花柳全依水, 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水上风景游览区。乾隆皇帝南巡曾驻跸于此。
镇江:西津渡古街
常州:淹 城、 文笔塔、 天宁寺、 簸箕巷集市
常州武进县淹城
在湖塘距常州市区约7公里, 建于西周灭商之际, 是中国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城池建筑遗址。相传商朝末年, 东夷奄君为躲避周王的攻打, 带领部落南下, 筑成挖壕固守数年, 因四周都是护城河, 好像淹在水里一样, 故称淹城。淹城遗址有土墙三重, 分为外城、内城、子城, 各城均有护城河环绕, 只在西面有一出口通道。
常州天宁塔
在常州市内, 该寺创建于唐永徽年间, 距今已1300余年。其特点是: 殿大、佛大、钟大、鼓大、宝鼎大。殿内三尊主佛身高5米。寺内主要殿宇有八殿、 二十五堂、二十四楼和其他建筑。昔日罗汉堂的五百罗汉, 个个金身雄伟, 栩栩如生。大雄殿二侧墙上嵌有石刻罗汉五百幅, 其艺术水平之高更为罕见。天宁寺历来被誉为“东南第一丛林”。
无锡:太 湖、 民俗村、 网师园
无锡民俗村
又名吴文化公园, 位于无锡市北郊, 是以古吴区域文化、历史设景布点的大型民俗风情园, 占地47万平方米, 1990年以来陆续建成风景点孕吴门、吴地外人馆、崇庆庵、蚕桑巷、稻丰圩、吴地农舍、甲子厅、吴地小食街、好玩洞天等15处景点,每年还举行西高山庙会和江南蟋蟀节等大型活动, 绚丽多姿的民间风俗和醇厚浓烈的江南水乡情调,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吴地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的最好去处。
网师园
位于葑门十全街阔头巷。始建于南宋, 名“渔隐”; 清乾隆年间在废址上重建为官僚宅园, 更名网师园。全园布局分住宅和园林东西两大部分。西部园林以池为中心, 环池建廊、轩、亭、榭, 夹岸有叠石曲桥, 疏密有致配合得当。南区为园主宴聚场所, 北区为主人读书、作画、修身的内园。此园布局大胆使用池水, 且与房屋聚凑而又相互衬托, 内部路径贯通, 曲折自然, 是苏州庭园布置的精华。
苏州:拙政园、 虎 丘、 留 园、 周 庄、 丝绸博物馆、 水上小龙舟
拙政园
与北京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留园齐名,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 位于市区娄门内, 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面积约4万平方米, 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虎 丘
位于苏州西北郊, 因风景独秀, 名胜荟萃而被誉为“吴中第一胜景”。山高26米, 面积20万平方米, 有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等著名的虎囚18景。山巅有虎丘塔, 7层8角, 高47.5米, 建于961年。这座千古塔已成为苏州古城的象征。
苏州丝绸博物馆
位于苏州城内人民路北段,北塔寺西侧。1985年筹建,1991年落成开馆 , 占地9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有序厅、古代馆、现代馆、蚕桑居、 织造坊和绸庄以及丝路花雨等陈列和活动场所,是我国第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是丝绸精品的宝库,知识荟萃的课堂,科研开发的实体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